NEWS CENTER

行業動態

建構家校社協同育人模型

發布時間:2023-03-08 21:51:56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  點擊:

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的體系是全面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的關鍵,也是將優質教育資源納入學生成長過程的重要途徑。作為實踐育人的代表性課程之一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應該站在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的高度推進:通過綜合實踐活動主題單元的課程結構,整合綜合實踐、研學實踐、學科教學等內容,構建“五育”并舉的課程體系;通過校外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促進“家校社”聯動機制建構,充分利用公共教育服務體系功能、各類優質課程資源,發展學生綜合素質,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目前,關于家校社協同育人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家校社合作內涵、家校社合作功能、家校社合作主體責任界定、家校社合作優化策略等內容,對于如何整合各方課程資源、如何以學校為主體建設協同機制、如何將家校社協同育人納入課時計劃等方面的研究和實踐還有些不足。因此,在建構“五育融合”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體系基礎上,還應該深入探索家校社協同育人的實施模型和實施路徑,形成以學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為抓手的家校社三方深度參與的常態實施機制,從而促進協同育人主體的充分互動以及課程的常態化實施。

結合課程的目標和特征以及“五育融合”內容體系,綜合實踐活動可以建構家校社協同實施的多類模型:“學?!亍被幽J?、“學?!鐓^”互動模式、“學?!彝ァ鐣亍彼姆铰搫幽J降?。這些模式可以充分挖掘家庭、社區、社會的優質課程資源,將資源課程化后納入學校育人體系,形成以學校課程為依托、以學校為組織主體的家校社協同育人體系。

“學?!亍被幽J?。模式分類包括:主題某環節雙向互動模式,實施路徑為“學校+家庭—基地—學校+家庭”,適用于統一主題下的單個主題;主題精品線路聯動模式,實施路徑為“學校+家庭—基地活動1—基地活動2—學校+家庭”,適用于統一主題下的多基地互動;長主題雙向多輪互動模式,實施路徑為“學校+家庭—基地活動1—基地活動2—基地活動N—學校+家庭”,適用于統一主題下一個基地的多輪互動。

“學?!鐓^”互動模式。模式分類包括:主題某環節雙向互動模式,實施路徑為“學校+家庭—社區—學校+家庭”,適用于統一主題下的單個主題;長主題雙向多輪互動模式,實施路徑為“學校+家庭—社區活動1—社區活動2—社區活動N—學校+家庭”,適用于統一主題下一個社區的多輪互動。

“學?!彝ァ亍鐣彼姆铰搫幽J?。模式分類包括:項目引領、多方聯動,前置、后拓課程依托學校和家庭共同完成,基地進行一次實踐體驗活動,利用制作的產品開展社會服務活動;長線主題、多輪互動,對于不少于4次活動的長主題,可以引導學生圍繞同一主題運用多種研究方法解決問題。

每類聯動模式都有學校、家庭、社會等多方主體共同參與課程建設、實施、評價的全過程,每個主體分別擔任不同階段的指導任務。以“學?!亍被幽J綖槔?,三方聯動方式如下:第一步,學校梳理特色課程文化,建構特色課程體系,確立綜合實踐活動主題系列;第二步,學校進行基地考察,遴選基地與學校契合的課程資源;第三步,學校和基地共同設計課程、研制執行計劃,包括前置課程、基地課程、后拓課程等;第四步:學校和家庭共同執行前置課程;第五步,基地指導基地實踐課程的實施;第六步,學校和家庭共同指導后拓課程,繼續進行深度研究。

“感恩一路有您”四方聯動育人模式的綜合實踐活動開展為例,主題實施流程包括以下步驟:第一步,學校完成前置課程,通過調查、訪問、交流等方式,引導學生確定感恩對象;第二步,學校組織學生根據感恩對象的需求,進行項目策劃,設計制作感恩禮品;第三步,家庭參與前置課程,通過親子交流共同完成感恩詞撰寫、禮品包裝設計等活動;第四步,基地執行課程,依托學校前期策劃進行文化植入,結合具體項目開展整合了“實驗研究、創意設計、勞動體驗、藝術創造”等課程因素的禮品制作、禮品包裝、禮品送達等活動;第五步,學生將制作的禮品回饋社會,社會機構通過有儀式感的禮儀規范接受學生贈送的禮品,給予活動相關評價。

這些模式的共同之處在于:以綜合實踐活動長主題課程體系為載體,家校社三個主體在不同階段參與各自指導任務,通過主題課程形成學校、家庭、社會聯動實施課程的紐帶,通過建立家校社的深度關聯,解決以往家校社協同育人無法常態化的問題??偠灾?,家校社協同育人應該突破主體不明確、沒有學校課程為支撐、無法納入課時計劃常態實施等問題,探索在綜合主題實踐活動實施過程中,家庭、社會分別參與主題并實施不同階段教育的聯動路徑。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



上一篇:13項專項行動,10個重大項目!
下一篇:知識驅動的智慧教育賦能全人化培養
国产高清成免费视�?@日韩欧美一卡二�?@国产乱对白刺激对白@中文字幕永久在线�?@亚洲网站在线观看人成